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区工作调度会上通报称,上半年全国有39个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较大。第一季度参加调度会的73个地市中有42个地市退出了水质达标滞后名单,但仍有31个地市第二次参加会议。
经济观察网记者梳理发现,在这39个城市中,辽宁省达标滞后的城市数量最多,包括鞍山、盘锦、沈阳、铁岭、锦州、阜新、营口、辽阳等8城,劣V类且超标断面总数达12个;河北、吉林省各有四城达标滞后,包括河北保定、唐山、沧州、邢台,吉林四平、长春、辽源、吉林市,这两省劣V类且超标断面数各有5个。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说,长春、沈阳等39城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部分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全国有155个断面出现了水质反弹,其中辽宁、黑龙江、吉林、湖北、云南水质反弹数量居全国前列。
另外,其余达标滞后的城市包括北京房山区,山西大同、运城,内蒙古通辽,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七台河,江苏南通,安徽合肥,山东淄博、滨州,湖北荆门、武汉,湖南益阳,广东广州、揭阳、深州,广西玉林,四川德阳,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云南昆明、普洱、玉溪市。
值得注意的是,鞍山、四平、盘锦、保定、长春、沈阳、大同、哈尔滨、昆明、齐齐哈尔等10个城市上半年达标滞后情况最为突出。其中,鞍山、四平、哈尔滨、昆明4个地市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均为全国水质达标滞后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市。
而齐齐哈尔、唐山、沧州、七台河、通辽、德阳、黔东南、玉溪等8个市(州)因第二季度水质变差加入名单。其中,齐齐哈尔市第二季度水环境质量恶化严重,初次进入名单就位于滞后名单第十名。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7成,劣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6.9%,水质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吉林、辽宁、广东、山西、湖北、黑龙江、江苏、湖南、陕西、广西、福建、重庆、安徽等13个省份目前工作进展与“水十条”目标责任书中的要求差距较大。其中,辽宁省上半年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超四分之一。
此次调度会还指出,为从根本治理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开展滚动调度管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按季度发布达标滞后城市名单,引导社会舆论聚焦水环境保护,发动公众力量督促水环境质量达标。
张波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对于一些搞治标不治本、搞形式主义的地方,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问题曝光力度,督促各地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
“今后地方水环境污染问题一旦列入国家清单,生态环境部会一盯到底。不仅老百姓盯,我们也盯,不获全胜不收兵。我们不只是今年督查,甚至2020年之后还会继续督查,直到问题解决。”他讲道。
2018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