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在中国环博会(上海)现场,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与和君咨询生态环保事业部(和谨咨询)联合发布行业发展前瞻性报告《2018 生态环保行业大势》(以下简称《报告》)。
据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负责人介绍,生态环保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每一年、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都不尽相同。《报告》经多家研究机构共同探索、讨论,根据2017年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展的历程经验,经过多轮次的碰撞后形成,凝聚了行业各类智库的智慧。
《报告》用“大融、竞化、攻坚、渐退”4个关键词来概括2018年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认为,2018年将是“大融”元年,具体体现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从对立面走向融合,环保企业加速奔赴资本市场与金融融合,同时,企业间跨界联合形成平衡生态或将开始尝试,传统单体项目制企业或将成为大生态融合下的附庸,区域化、跨区式的生态解决方案将获得勃勃生机,行业机遇再现。
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究竟谁会在未来竞争格局中胜出,《报告》提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竞化”,认为随着央企等“野蛮人”的大举介入,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势必会给生态环保产业增添变数,跨界“打劫”或将频发。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98家央企中已有68家涉足生态环保;已有6个省市整合省级环保资产形成专属环保平台进入市场,更多的地市成立地市级别水务等各类专业环保平台大举杀入。华为、百度……无数巨头也冲入生态环保产业。2017年环保产业共发生86起并购,涉及金额385亿元。
2017年,“大气十条”5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级政府越来越高的环保监管要求,无疑将从大气延伸到水、土各方面。
从2017年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水十条”共有6项重点任务进度需要加快,不少省份存在工业集聚区治理、清洁化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未达标水体达标方案编制、加油站换罐或防渗池设置等进度滞后的问题。
关于“土”方面,2017年,7个省份开展地块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17个省份确定并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共有4507家重点监管企业;55座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工作完成。
因此,《报告》认为,2018年将是“攻坚”之年,各级政府在“绿水青山”面前必须放弃从前的低水平高污染的“金山银山”,环保攻坚战又将演变成经济发展转型攻坚战。从市场机遇来看,流域治理将从小型水域向干流释放机会,大气治理从VOC到超净排放皆有发展空间,同时,工业园区改造机会、农村环境治理将催生更大市场空间。
在大的市场行情下,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分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17年上半年盈利企业376家,亏损企业218家,盈利企业占比63.3%。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企业136家,亏损企业60家,盈利企业占比69.4%;新三板上市公司盈利企业240家,亏损企业158家,盈利企业占比60.3%。
《报告》给出的第四个关键词——“渐退”:认为行业持续高增长,但渐退之势逐渐显现。行业平均营收或将维持20%增速,但平均净利润增速或将下降。虽然环保突击检查、定期巡检日渐成常态,但行业高峰尚未到,相比于从前的一路高歌,增速或将平稳。
不过,《报告》也提出,在渐退之时仍有机会,在重建设过后,运营管理的提升势必考验企业的真正实力,因此强基础,勤创新,企业还需要苦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