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污水处理市场,国有控股水务企业几乎垄断市政供水市政污水等水处理市场,而民营水务企业在工业废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处理设备、膜技术等领域表现出色,可以说是国企和民营企业两者平分天下,一山容不得二虎,究竟谁才是王者呢?
小编搜集了9家A股市场国有控股水务企业和9家环保圈比较有名的民营水务企业,对比分析其2017年上半年业绩,当然市场上民营水务企业更多一些。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9家国有控股水务企业共计营业收入121.90亿元,而民营水务企业仅为86.98亿元,高出34.92亿元。即使如此,营收同比增长最多却是民营企业的博世科,国祯环保、巴安水务、津膜科技、万邦达同比增长率均高于国有控股企业最高的同比增长率。
除了博天环境由于风控原因导致的营收同比下降和创业环保的个位数增长率,其他企业增长率达20%以上。而国企除首创股份、兴蓉环境及刚刚上市的海峡环保外,其他企业增长率均在10%以下。显然,民营比国企更有发展潜力。
这是为何?按道理,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国企更有竞争优势。细细观察,不难发现,大部分国有控股水务企业主营业务一直在供水、污水两大细分领域,外加一些工程施工及燃气等方面,鲜少涉及其他环保领域。而努力拓展其他领域的首创股份和兴蓉环境均获得了不错的增长率。
营收最高的首创股份早已从传统水务转型至综合环境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水务、固废、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甚至延伸至污泥处理、再生水等绿色资源循环利用业务。2016年固废领域的垃圾处理贡献了30.86亿元,占全年营收的39%,而传统水务自来水生产和污水处理才占29%。
同样,兴蓉环境也尝试开拓中水回用、污泥处理、垃圾发电、垃圾渗滤液等市场,2016年垃圾渗滤液处理及污泥处置还贡献了2.27亿元,虽然营收主要还是由自来水供应创造。
不同于国企的“单一”,民营企业在水处理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的以膜技术著名,有的依靠工业废水处理发家,还有的专注于净水机市场。并且,民营企业似乎更热衷于向水处理细分领域拓展,以及其他环保领域的外延。
五年营收翻了五倍的碧水源通过占领给排水、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再生水、净水设备等细分领域于2016年超过首创股份成为水业龙头企业。这两年,碧水源通过收购中矿环保固废处理公司及定州危废治理公司,进军固废处置领域。勇士,碧水源还与多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包括水环境综合=整治、固废处理在内的合作。
同样身为供水和污水处理博世科,2017年上半年却获得了营收同比增长最高的头衔。主要由于博世科一早抓“土十条”打开的土壤修复市场机遇,通过收购加拿大RX污染修复公司,继续布局土壤修复市场,为营收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国有控股企业虽然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可一味地墨守成规,不顺应时事政策变通,迟早有天会被“活跃”发展的民营企业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