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二三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的垃圾增量处理都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比如,仅农村就有1亿吨垃圾需要进行处理处置。污泥、餐厨垃圾、危险废弃物等都存在科学、规范、安全处理的市场需求。
●在非电力行业的第三方治理中,工业企业本身并不用投入,成本相对可控。但是仍然需要经历政策鼓励到标准化,最后市场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长效机制的建立实施。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蕊
“目前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锦江环境并不追求在规模上排名第一,而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未来垃圾资源化和高效清洁利用的方向上努力。”在前不久举办的2017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期间,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环境”)董事长王元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论坛上,记者多次听到引领者和守望人这些词。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也提到,环境治理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清新环境希望坚守在环保行业,成为引领者和守望人。“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在以大气治理为主业的基础上,在第三方治理上有所作为。”
这些企业负责人的表态向行业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在环保行业中,深耕某一领域,做标杆已成为一些企业的追求。无论是研发具有经济性、适用性的技术,还是专业化管理,抑或是在未来发展模式上的审视和思考,企业都在行动着。
垃圾焚烧:更高效清洁是趋势
多个环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同时考虑将垃圾就地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制成RDF,然后运输到跨区域的垃圾焚烧电厂进行处理的模式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随着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治理需求不断释放,环保企业也在不断寻找产业机会。同时,作为政策导向的环保行业,一些亮点也在不断涌现。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一些环保企业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大。
有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投运26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却仍然难以满足全国垃圾处置和资源化要求。同时,“十三五”规划要求,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化率从35%提高到50%,市场需求集中释放,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推动这一工作。
“虽然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近两年发展很快,但是目前农村、二三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的垃圾增量处理都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比如,仅农村就有1亿吨垃圾,而且垃圾品质比较差,需要进行处理处置。此外,污泥、餐厨垃圾、危险废弃物等都存在科学、规范、安全处理的市场需求。”王元珞说。
她还指出,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巨大,对环保企业是机遇,但也存在挑战,环保企业联手促进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原来有业内人士称锦江环境是引领者,这是由历史造就的。因为在国内,我们最早开始进入垃圾焚烧发电领域。业务分布区域广,项目落地的省会城市比较多。”王元珞告诉记者,今后锦江环境在垃圾资源化和高效利用的道路上,希望成为这样一种引领者:不是拼价格,也不是单纯追求原生垃圾的燃烧,而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探索更高效清洁,适用于国内的垃圾焚烧模式。”
据她透露,目前企业有的项目已经引进国外预处理线,运行效果比较理想,排放达标稳定性比过去好很多。在山东,企业引进了全套的国外垃圾干化系统,预分选系统、锅炉系统,未来几年,希望通过实际运行达到更好的垃圾焚烧发电效果,并将技术设备国产化。”
此外,垃圾焚烧电厂的邻避效应较为突出,如何变邻避为邻利已经成为政府部门、行业和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就在前不久,环境保护部要求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9月底前完成“装、树、联”,也是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落实法规标准要求,加强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公众监督,规范这一行业。
王元珞表示,行业内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并非每个县、每个区域都要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而是可以将垃圾就地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制成RDF(垃圾衍生燃料),然后运输到跨区域的垃圾焚烧电厂。“首先将垃圾制成生物质燃料,然后再运输到有电厂的地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地区不愿意接收其他区域内垃圾的问题。”
大气治理:非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成新领域
非电力企业比较分散、规模小、数量多、管理难度大,对环境污染影响大,与电力行业需要协同处理污染物排放
同样深耕主业的不乏大气治理行业的环保企业。根据2017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清新环境的营收较上年增长42.63%,利润总额增长17.96%。这与企业专注于主业的战略密不可分。
近几年电力行业的超低排放为不少大气治理企业带来商机。据了解,在国家近3年的推动下,现在电力行业80%的机组已实现超低排放。到2020年,全部火电机组都将实现超低排放。
张根华表示,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低价中标现象仍非常普遍,导致很多工程粗制滥造,留下缺陷和隐患。他估计未来2~3年,可能会有20%~30%的项目不得不进行第二轮维护改造。
除了电力行业超低排放,谁将是下一个行业热点?张根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告诉记者,实现电力行业超低排放,依赖于国家政策和技术进步。接下来在非电力行业,国家正在推行新的排放标准,并且明确给出时间表:钢铁行业的《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规定的基准含氧量将在201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2018年1月,启动包括水泥、炉窑、有色金属、陶瓷、玻璃等多个非电领域的超低排放。
记者了解到,与电力行业相比,非电力企业比较分散、规模小、数量多、管理难度大,对环境污染影响大。
张根华认为,非电领域的环境治理已经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清新环境已投入到非电力行业的污染治理中。虽然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污染物在成分和结构构成上有差异和变化,但是也有一定相通性,以后需要协同治理。”
他还表示,环境治理要以技术做保障和支撑,在这一基础上,行业需要合作。“市场其实很大,一家企业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如果有好技术,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和共享。目前我们已与同行业11家企业进行合作。”
“同时,由于非电力行业第三方治理没有补贴,需要有可持续性的政策引导和加强监管。在非电力行业的第三方治理中,工业企业本身并不用投入,成本相对可控。但是仍然需要经历政策鼓励到标准化,最后市场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长效机制的建立实施,比如税收返还等政策的推行。”张根华建议。
除了对水、气、土等环境介质的治理,环境综合效应的提升也被国家所重视。将多种介质立体协同治理日渐得到企业的认同。
张根华告诉记者,“企业以大气治理为主业,但现在发现一些客户有水处理需求。因此清新环境已经介入到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比如六盘山电厂,除了对其进行烟气治理,还建设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
对于现在大热的PPP模式,张根华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现在都很重视并看好PPP模式。未来PPP发展仍然是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持续性、企业的履约能力、政府支付能力、行业规范等。在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希望能够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