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原二军 张蕊 霍桃
近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始走访被督察省市相关省级职能部门,对这些部门在推动落实有关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的履职情况进行问询。
谈问题的篇幅不得少于60%
“为了维持主要河流生态流量,水库在什么时候放的水?放了多少水?有没有具体的生态供水调度方案?”在听取辽宁省水利厅负责人汇报时,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问询小组负责人不时提出问题。
问不足、问原因、问数据、问举措,职能部门真正感受到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察履行环保职责方面的决心和力度。而问询小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在职能部门进行的具体汇报中,谈问题的篇幅不得少于60%。
讲问题要用数据说话。“水质变差了,各种因素占到了多大比例?生态水不足,水库用水放水情况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你们都应该拿出数据,用数据来说话。”问询小组负责人明确提出。
讲问题不能含糊。针对汇报中提到有些地方在河道里倾倒垃圾,问询小组指出,倾倒的地点在哪里?倾倒了多少?得把具体的地名写出来,光说“有些地方”不行。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生态治理、地下水保护、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水生态保护……每听到一个具体的汇报主题,问询小组随时都会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发生在什么地方?属于该谁管的事?“我们就是要直奔问题而去,不能回避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突出重点 扭住不放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在福建省的走访问询一开始,政府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了汇报说明。接下来是问答环节。通过被问询人的表情,明显感受到他们心理上的变化。
“受困于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有的政府部门负责人谈及责任时说。
“这个问题是否在您的职责范围之内?您做了什么?能不能提供材料加以说明?” 督察组则针对其环保职责落实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抛出一连串问题。
这时,被问询者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坐姿也不似之前那样放松。有的会坦陈自己在一些职责范围内的环保问题上抓得不牢,确实存在问题。
“突出重点,扭住不放”,让久拖不决的环保问题得到解决,让政府部门不懈怠、积极履行环保职责才是督察的目标。而做好功课,前期看材料、找线索、梳理问题、抓重点,才是问询时的底气所在。
据了解,问询前,参与问询的督察组每个人看过的材料至少有半米高。而在问询现场,一位督察组成员要求对方补充的材料有七八种,都是问询中政府职能部门履职的关键性问题。
问题导向 直奔主题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马不停蹄赶往湖南省环保厅,开展走访问询。
走访问询不是普通的座谈交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针锋相对。
“湖南省环境质量形势总体仍然不容乐观,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环境保护工作仍处于负重前行、补齐短板的关键期。”湖南省环保厅厅长王一鸥开门见山,只谈问题。
环境风险依然突出、环保体制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环保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王一鸥梳理了湖南全省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不回避、不掩饰。
“落实党政双责、一岗双责要求的具体情况有没有翔实材料?”“环保机构编制不完善有没有具体数据?”“环境执法案件数哪些市州排名靠后?”“哪些市州对自然保护区重视不足?”“全省危险废物转入量、产生量及处理处置能力有没有清单?”督察组成员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根据前期调阅资料掌握的情况,来到湖南省环保厅走访的15名督察组成员,又分为4个小组,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个别问询和核实取证。
“真有种冒汗的感觉”
“听了督察组提出的问题,真有种冒汗的感觉。”在近3个小时的问询会结束后,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针对辽宁省工信委的问询会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开到快中午12点。在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汇报与提问交织,有深挖、有质疑、有补充,问题有血有肉、鲜活具体,真正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工信委承担着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政策、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办理工业建设项目核准手续等环保职责。根据前期梳理材料情况,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提出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在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方面,工信部门是否按照时间节点和部署来完成?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绿色发展理念有待加强,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全省的落后产能还有多少没有淘汰?具体分布在哪些行业?
问询结束时,辽宁省工信委一位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督促履职;一个是‘实’,实事求是讲存在的问题。”
他表示,通过问询,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认识上去了,也更有助于履职尽责。
来源:中国环境报